2012版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复习笔记.doc
《2012版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版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复习笔记.doc(37页珍藏版)》请在点石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1、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生产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未经加工的和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2、社会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1)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社会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
2、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4、社会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
3、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5、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3)只在一个社会阶层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6、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制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
4、的根本标志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1)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2)对经济发展具有8、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9、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10、商品经济产生的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一般基础)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根本条件)11、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1)简单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处于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是在于满足自己不同的消费需要)(2)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
5、济阶段,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商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而是为了增值资本。)12、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1)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综合,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2)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13、市场体系的功能:(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2)经济联系功能;(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5)社会评价功能
6、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16、商品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2)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和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联系:(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
7、商品经济。17、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18、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反映的就是市场经济)2)计划配置方式(a指令性计划;b指导性计划)反映的是计划经济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1)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整个经济运行过程。2)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3)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由劳动
8、的二重性决定(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2)价值(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作为价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质不同,量无法比较2)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只存在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的矛盾统一关系:统一: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矛盾:(1)具体劳动是
9、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4、商品的价值量概念: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社会必要
10、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价值量是商品交换的依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5、货币的产生过程: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6、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2)流通
11、手段:货币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3)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4)支付手段:解决缺乏现金,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但是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7、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8、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12、赊卖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纸币是价值的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固然要以商品价值为基础,价格主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1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总价格和总价值应是大体相等2)商品价格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制约的,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是无限的下跌。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
13、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进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有用性、永恒属性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特点有: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企业经济活动市场机制调节、国家不干预;(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
14、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资本输出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4)瓜分师姐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垄断资本时期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的建立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部门进行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主要形式。3、垄断利润的来源:(1)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
15、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4、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叫财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计。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其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做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国有企业(2)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组合,即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3)国家与私
16、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组合,即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各种干预和调节措施。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趋于完善。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1)股份制经济和国有企业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2)工人阶级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3)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并没有改变,经济上仍然
17、处于无权和受剥削的地位,在政治上也无法与资产阶级分享平等的政治权利;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战友之间的慢炖,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8、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有自己的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径:(1)没收官
18、僚资本,将其由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并使之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经济基础。(2)改造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赎买政策)(3)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决定)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1)是解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
19、要矛盾的客观要求;(2)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3)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4)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1)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2)自身特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20、矛盾。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9、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11、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
21、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1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成分。外资经济是指“三资企业”中的外资部分。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构决定)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常考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工资、奖金、津贴、劳动分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具体形式:利息和利润是资本收入,租金是
22、土地的收入,非公有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力的收入。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社会分工;(2)独立经济利益实体的存在。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义: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一般特征1)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市场实现,市场机制起基础作用2)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4)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5)经济运行依据法律规范进行特殊特征:1)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23、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2)在分配制度上,要建议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起作用。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两者能够而且必须互相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而计划则主要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低级 经济师 经济基础 讲义 复习 温习 笔记